科技創新委員會
以AI大模型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重塑軟件產業格局,尤其在工業軟件領域,與AI的融合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方向。7月29日,作為2025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的重要環節之一,“華為云杯”2025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暨園區工業軟件供需對接會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辦。大賽以“云聚園區,智享未來”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各界嘉賓,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與工業軟件融合發展的新機遇。
搭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平臺
“華為云杯”2025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啟動
活動中,“華為云杯”2025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正式啟動。本屆大賽秉承“以賽促建、以賽促創、以賽引智、以賽育才”的核心宗旨,面向全國開發者及企業展開,旨在通過搭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平臺,激發AI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潛能,深化AI與千行百業融合實踐,實現科技創新與人才培育同頻共振,引領人工智能產業邁向新高度。在賽題方面,大賽采用開放式命題,開發者可自由設計解決行業痛點的方案。
作為全國首個明確提出聚焦人工智能產業的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近年來持續完善和升級各類人工智能專項政策,積極搶占“AI+”發展高地,全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突破和應用落地。目前,蘇州工業園區集聚人工智能相關企業超1800家,去年整體產業產值突破1100億元。
多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攜手華為聚焦人工智能產業不斷探索,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生態營造、市場拓展、人才集聚方面互相扶持、彼此共融,雙方共同舉辦了多屆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并在工業軟件的應用落地、生態構建上形成了百花齊放的規模效應。
“云計算是AI發展的最佳載體。”華為云開發者支持與運營部部長林華鼎表示,華為云致力于打造多元算力基礎設施,以昇騰AI云服務支持百模千態,以核心軟件與工具鏈重塑應用,做好智能世界的“黑土地”。從2020年至今,華為云攜手蘇州工業園區連續多年創辦“華為云杯”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吸引了數以萬計的AI創新人才及科創團隊,輸出了一批優秀創新成果和優質企業,形成了“產、學、研、用”多方協作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未來,蘇州工業園區將與華為(蘇州)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及各有關單位繼續強化合作,推動更多人工智能優秀企業和人才進駐園區,在充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的基礎上,讓賽事成為園區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實力影像的“關鍵幀”。
眾多高校也敏銳地捕捉到科技發展趨勢,積極投身于擁抱AI技術的浪潮之中。會上,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院長楊輝以“智能未來——端邊云一體化”為題,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典型行業的應用趨勢與實踐。他表示,面向人工智能算力光網絡,北京郵電大學也在端到端及云邊端融合階段,通過業務感知、多波段光傳輸等方案滿足了算力業務大容量、低時延等需求。
華為云AIoT研發總監也帶來了主題為“賽題解讀&Agentic AI+IoT,萬物互聯新未來”的分享,大賽基于華為云AIoT平臺,鼓勵開發者利用鴻蒙OS及OpenHarmony全場景設備,通過華為云物聯網平臺實現設備數據采集與處理,并依托ModelArts、MES、中間件及PaaS等全棧云服務進行應用開發與展示。
以AI技術助力行業智能躍遷
“加速蘇州工業軟件自主創新行動”啟動
“加速蘇州工業軟件自主創新行動”在活動中啟動,政府與產業伙伴攜手,聚焦技術攻關、生態培育、人才引育等維度,發布了一系列針對性行動方案。這一計劃的落地,將打通創新資源流通渠道,為本土工業軟件企業搭建成長“快車道”,助力蘇州在工業軟件自主創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工業軟件是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研發/生產的必備工具。會上,華為云工業AI解決方案專家進行了主題為“新一代工業軟件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分享。華為FusionPlant 3.0聚焦智能軟硬件孵化,打造智能應用、智能硬件、工業智能人才三大中心,華為FusionPlant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以華為工業數據平臺等為技術底座,聯合伙伴在多領域展開共建,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
利馳軟件常務副總穆艷國作為產業伙伴代表,帶來了主題為“利馳軟件推動電控制造行業走向智能化”的實踐分享。他表示,利馳軟件積極探索在電氣控制領域推動智能化或者AI的利用,結合華為云計算底座與iDME平臺,形成了面向電氣設計制造全流程的電控數字化解決方案,有效提高了企業生成效率,實現了數據從設計到制造跨領域的高效協同。
開發者是連接技術創新與產業需求的“橋梁”。華為江蘇云生態發展與運營部高級工程師在主題為“讓每一位開發者成為決定性力量”的分享中表示,通過AI技術,華為云幫助開發者在場景定義、開發交付和運維運營的各個階段提升能力。目前,華為云圍繞鴻蒙、鯤鵬、昇騰等生態,打造統一開發者平臺,通過華為開發者空間提供云開發環境等資源,已覆蓋百萬用戶及百所高校。
此次活動通過“大賽+對接會”雙平臺,不僅為AI人才提供展示舞臺,更致力于促成工業軟件供需方精準對接。大賽也將持續聚焦產業痛點,不斷優化賽道設置,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和企業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