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端人才培養難題,是不少高科技企業的迫切愿望。昨天,來自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9名學生順利通過畢業答辯,成為全球首批擁有對口碩士學位的芯片分析師。至此,一個由本土創新企業與國外優秀高等學府聯合培養碩士生的產教融合國際合作新范式,在蘇州誕生。
2012年落戶蘇州工業園區的勝科納米(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是較早掌握先進工藝失效分析線的高科技企業,如今面向全球2500家企業提供服務。公司擁有世界頂尖的第三方分析實驗室,被譽為半導體產業鏈中的“芯片全科醫院”。
早在5年前,勝科納米就已經發現芯片分析人才匱乏的問題,開始大規模系統化地對新入職的應屆畢業生進行培訓。專業化團隊、前沿研發技術和一流的實驗設備等,使得勝科納米的人才培養非常高效——能將操作型人才培養周期,從傳統院校的1-2年壓縮至最多3個月,方案設計類人才從5-7年縮短到2-3年,“芯片專科醫生”則從10-15年節省至3-5年。這樣的培訓,為勝科納米后續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合作辦學奠定了有力基礎。
2024年5月,勝科納米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合作創辦了全球首個科技與設計理學碩士——集成電路設計、失效分析與可靠性分析專業,旨在打造面向未來的芯片產業生力軍。
2024年8月,通過全球遴選入讀該專業的9名學生正式開學。在理論學習階段,校企雙方導師共同為學生授課。今年7月,學生們進入勝科納米蘇州總部開啟工業實訓。兩個月的實訓結束后,大學教授與企業導師共同組成評審團,對他們進行了畢業考核。該專業整個人才培養過程深度貫穿“學—研—產”的閉環設計。
企業與高等學府聯合培養高端人才,是高校面向產業辦學的迫切需求,但每培養出一個高層次的芯片分析工程師,企業都要付出大量成本。
以實訓為例,勝科納米專門成立了半導體學院,開放價值數億元的先進平臺,讓實習生直面行業真實場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產業痛點的實操方案。
“這樣的高投入我們不后悔,即使這些畢業生不進入勝科納米工作,相信他們也會在這個產業繼續發展。尤其在半導體國產化加速與全球技術競爭加劇的關鍵時期,我們愿意為連接國際學術前沿與中國產業實踐,搭建一座橋梁。”勝科納米創始人李曉旻說。
記者 袁藝
《蘇州日報》2025年08月29日A03版